两部门:深入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此,有必要放宽对劳动力、资本以及土地等流动的限制。

但郎咸平(2002年12月24日新浪网国内财经新闻)最近论证银行改革产权不重要,他对78个国家958个上市银行分析,银行对收益与股权结构没有相关性,而且他对统计表明:全世界仅8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国有银行。有人说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无信用,产权对社会道德与信用有影响。

两部门:深入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银行在此之后到1999年6月连续4次下调再贴现利率,给商业银行较大利差,推动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的开展。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信息披露办法,还包括发行《中国金融展望》,2001年改为《中国人民银行年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独立性被认为是中央银行取得良好业绩的主要原因。第三步:两年后必须把资本充足率提高到2%,如果资本充足率,公司治理和不良资产达到标准,人民银行可以将票据兑现成现金。9月末,已达到5145亿美元。

但这一理论本身是以充分透明度为前提的。米什金的这一套理论对我国中央银行的决策思维影响至今。我国基础货币运用结构的变化 1993年以来,我国通货、准备金存款占基础货币比率的变化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1993-2003年:通货所占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所占比率总体相对稳定 这期间(1995-1997年除外),通货占基础货币的比率和准备金占基础货币的比率均在50%左右。

1993年来政府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持续小幅上升,从1993年的3.5%提高到2014年6月的10.1%。3、外汇占款大幅增长阶段,人民银行通过对冲操作部分抵消外汇占款增长对基础货币的冲击。1993年该比重为70.3%,1993-1999年平均为53%。与同期基础货币的比值从12.2%提升到48.6%。

2014年6月末,外汇资产规模达到27万亿元,占总资产的82.5%。1993-2000年再贴现和再贷款占同期基础货币的比率平均为70.2%。

两部门:深入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相当于(以2008年为例)41.9%的外汇占款通过央票和政府存款进行了对冲,从而减弱了外汇占款扩张对基础货币的冲击。与同期外汇资产的比值从6.7%提升到30.6%。2014年6月末,该比重降至2.2%。1997-2006年,对政府债权的规模在资产项目中仅居第四位,小于外汇资产、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这反映出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特点,即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持续出现双顺差,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强制结售汇制度下,人民银行不得不购入大量外汇,外汇资产的比重随之持续上升。这在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负债方发行债券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大量证券公司、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风险爆发,人民银行向这些被救助和处置的高风险金融机构提供了数额巨大的再贷款。这一过程中,意愿结售汇的比例要求从最初的20%逐步提高至80%,直至2007年8月完全实现自主。

同时,负债方政府存款的增长也部分抵消了外汇占款扩张对基础货币的影响。这实际上相当于小幅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备付金率,所以准备金存款所占比率略有提高。

两部门:深入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行债券 人民银行发行的债券,也叫央行票据。与同期基础货币的比值从4%提升到35.5%。

1995-1997年,准备金存款占基础货币的比率接近60%,通货占基础货币的比率在40%左右。从增速看,1993 -2014年6月末人民银行外汇资产年均增长29.2%,而同期基础货币仅增长16.9%。对政府债权 2014年6月末对政府债权1.5万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4.6%。尽管2012年两次下调了准备金率,但目前的法定准备金率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1993年这一比例仅为10.5%,二十年来该比例持续上升,近年来上升态势有所缓和。最近四年来,外汇占款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占基础货币的比率稳定在90%-100%左右。

近十多年来该比重大幅回落的原因与外汇占款项目的迅速上升有关,反映了基础货币供应结构的巨大变化。我国基础货币来源结构的变化 1、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再贷款及再贴现是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

(一)资产项目 外汇 在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项目是国外资产,以外汇为主。1998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至8%,同时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统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再贷款及再贴现是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因而人民银行对存款性公司的这类债权占总资产的比重非常高。2007年人民银行间接买入财政部当年发行的巨额特别国债,使该项目规模大幅提升到第二位,比重一度高达9.6%。

人行主要资产项目占基础货币的比率/ 再贴现和再贷款、外汇资产规模 2、本世纪以来,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由再贴现和再贷款转变为外汇占款。2009年以后该比重小幅回升,稳定在20%左右。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占总资产的比重一度高达20%左右。此期间法定准备金率并没有发生变动,准备金存款所占比率的小幅提高可能与人民银行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备付金管理有关。

之后,外汇占款规模的扩大与再贴现和再贷款的萎缩形成鲜明对比。2002年开始,强制结售汇制度向意愿结售汇制度转变。

1995年,人民银行根据各家银行经营的特点重新确定了备付率,工行、中行不低于6%,建行、交行不低于5%,农行不低于7%3、外汇占款大幅增长阶段,人民银行通过对冲操作部分抵消外汇占款增长对基础货币的冲击。

2002年开始,强制结售汇制度向意愿结售汇制度转变。(二)负债项目 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人民银行负债项目中,最主要的是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2007年以后再贴现和再贷款占同期基础货币的比率降至20%以下。1993-2000年再贴现和再贷款占同期基础货币的比率平均为70.2%。发行债券 人民银行发行的债券,也叫央行票据。2002年外汇占款规模首次超过再贴现和再贷款。

2006-2008年为应对流动性过剩,人民银行通过发行大量央票回收市场流动性,发行债券占总负债的比重连续三年高于20%。2014年6月末,外汇资产规模达到27万亿元,占总资产的82.5%。

我国基础货币运用结构的变化 1993年以来,我国通货、准备金存款占基础货币比率的变化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1993-2003年:通货所占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所占比率总体相对稳定 这期间(1995-1997年除外),通货占基础货币的比率和准备金占基础货币的比率均在50%左右。同时,负债方政府存款的增长也部分抵消了外汇占款扩张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主要是人民银行向其他金融性公司发放的再贷款。1993-2014年6月末,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从36.9%提高到65.7%。

蜘蛛池搭建飞机@seochaoren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